> 文章列表 > “可惜堕禅林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可惜堕禅林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可惜堕禅林”这句诗就像一个穿越时空的感叹,让人忍不住想:宋代诗人方回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,才能写出如此感慨的诗句?

首先,这句诗的出处可追溯到方回的《次韵酬吴僧一山行魁》。从诗中可以看出,方回对吴僧这位诗僧既钦佩又惋惜。为啥惋惜呢?因为他觉得吴僧虽然剃发出家,却没能真正参透佛法的精髓,有点“半路出家”的意思。

再来看这句诗本身:“可惜堕禅林”,简单四个字,却蕴含深意。方回用“可惜”表达了对吴僧未能在佛学道路上走得更远的遗憾,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对佛教文化的理解与向往。这让我想到,我们现代人是不是也很容易陷入这样的境遇:明明对某件事很有热情,却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深入,最后只能感叹可惜。

更有趣的点在于,方回在这首诗中还用了不少比喻,比如“书痴雕肺心”、“猿边几夜吟”等,让人觉得他在写诗的时候,可能一边喝酒一边感慨人生。

总之,这句诗不仅展现了宋代文人之间的趣味互动,也让我们思考:人生在世,如何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坚持下去,而不是半途而废,最后只能发出“可惜”的感叹?

“可惜堕禅林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可惜堕禅林”出自宋代方回的《次韵酬吴僧一山行魁》。

“可惜堕禅林”全诗

《次韵酬吴僧一山行魁》

宋代 方回

为僧应胜我,可惜堕禅林。

铸错剪须发,书痴雕肺心。

闻名梅止渴,晤语旱逢霖。

一句诗传世,猿边几夜吟。

《次韵酬吴僧一山行魁》方回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次韵酬吴僧一山行魁》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中文译文:

为僧应胜我,可惜堕禅林。

铸错剪须发,书痴雕肺心。

闻名梅止渴,晤语旱逢霖。

一句诗传世,猿边几夜吟。

诗意:

这首诗是方回以韵答复吴僧一山行魁而创作的。诗人表达了对吴僧的景仰之情,并表达了自己与吴僧在诗词创作上的交流和比拼。诗人感叹自己在佛门中沦落,错铸了禅宗的形象,剪去了头发,却未能真正领悟佛法的精髓。他将自己的心境比喻为被雕刻得破碎的肺脏,表现出他内心的苦闷和无奈。然而,他听闻吴僧的名声,就像喝到了甘露,使他在干渴中得到了滋润。当诗人与吴僧相遇时,犹如旱地遇到了及时的雨露,使他的心灵得到了滋养。最后,诗人认为自己写下的一句诗将会流传千古,就像猿边的猿猴几夜吟唱不辍。

赏析:

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。诗人通过对自己和吴僧的比较,展现了自己对吴僧的崇敬和自省之情。他对自己在佛门中的失败和迷茫感到遗憾,并用生动的形象描绘自己内心的挣扎和痛苦。然而,当他听闻吴僧的声名和与吴僧相会时,他找到了内心的安慰和启示,这种对师友交流和启迪的渴望在诗中得到了表达。最后,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诗歌的坚信和对自己创作的价值的肯定,认为自己的诗词将会流传下去,与猿边的猿猴一样,几夜不停地吟唱。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,同时也表现出了对文化传承和创作价值的追求。

聊城人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