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“货殖比君王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货殖比君王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货殖比君王”的出处是哪里

货殖君王”出自宋代李覯的《读史》。

“货殖比君王”全诗

《读史》

宋代 李覯

子长汉良史,笔锋颇雄刚。

惜哉闻道寡,气志苦不常。

心如虫丝轻,随风东西扬。

一事若可喜,不顾道所长。

公言绌原宪,侠贼乃为良。

仁义谓足羞,货殖比君王。

黄老生六经,斯言固猖狂。

吁嗟夫子没,两观无刑章。

予怀班孟坚,驳议何洋洋。

传与后世人,慎思其否臧。

《读史》李覯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读史》是李覯所作的一首诗词,描述了他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对当时社会状况的观察。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。

中文译文:

子长汉良史,

笔锋颇雄刚。

惜哉闻道寡,

气志苦不常。

心如虫丝轻,

随风东西扬。

一事若可喜,

不顾道所长。

公言绌原宪,

侠贼乃为良。

仁义谓足羞,

货殖比君王。

黄老生六经,

斯言固猖狂。

吁嗟夫子没,

两观无刑章。

予怀班孟坚,

驳议何洋洋。

传与后世人,

慎思其否臧。

诗意和赏析:

《读史》这首诗词以李覯对历史的阅读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为主题,表达了他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担忧。

诗中首先提到了\"子长汉良史\",指的是李覯自称是汉代良好的史学家。\"笔锋颇雄刚\"一句表达了他笔下文字的力量和雄浑之处。

接下来,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当时社会道德水平的失望:\"惜哉闻道寡,气志苦不常\"。他感叹道,可悲的是道德的传承越来越少,人们的精神状态也越来越疲惫。

诗中\"心如虫丝轻,随风东西扬\"的比喻,描绘了作者内心的脆弱和敏感,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。

在诗的后半部分,李覯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道德价值观的反思。他指责那些追求个人私利的人们,将个人的利益置于道义之上:\"一事若可喜,不顾道所长\",并感叹仁义之道已经被商业利益所取代:\"仁义谓足羞,货殖比君王\"。

诗人还批评了一些儒家学说的传统观念,认为其中存在狂妄之处:\"黄老生六经,斯言固猖狂\"。他对于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传统观念的质疑,体现了他对于社会变革的渴望。

最后,李覯表达了对古代先贤班固和孟子的敬仰,并呼吁后世人谨慎思考,审视社会现象,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:\"传与后世人,慎思其否臧\"。

整首诗词通过对历史和社会现象的观察,展示了李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和对人类精神价值的思考。他对道德沦丧、商业主义盛行和传统观念的质疑,表达了对社会变革和道义重建的希望。